• <input id="a2aac"></input>
  • <bdo id="a2aac"><center id="a2aac"></center></bdo>
  • 您的當前位置: 首頁 > 編研展覽 > 書刊出版 > 小文章 >正文
    “年 文 化”圖 騰 —— 年畫 花燈
     文章來源: commIndexPluginImpl 瀏覽次數:    時間:2009年12月02日
    分享:

      作者:秦 杰

      當人們歡天喜地鬧新春的時候,年復一年的美學積淀已然形成。以特色民俗活動辭舊迎新,千百年來,中國人民在傳承中創新,塑造了豐富多彩的“年文化”。

      年畫

      年畫是由傳統繪畫派生出的民間藝術。題材可分為兩種:一是神怪,起源于秦漢門神畫,"門神"是其代表。二是喜慶歡樂的場面,傳達出大眾的美好愿望。民間年畫盡管形式多樣,但色彩基調都是紅紅火火的?!?/p>

      由于現代印刷技術的沖擊,民間木版和手繪年畫已經很難見到了。但由于它是歷史的縮影,以及對民俗民風的體現,反而凸顯收藏價值。外國人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,荷蘭圖書館、德國萊比錫圖書館就專門收藏有中國年畫。前蘇聯收藏最多,有一件遼金時代的《四美圖》,是目前記載最早的木版年畫。

      ……

      收藏木版年畫,必須辨偽。關鍵的一點是:木版年畫是傳統工藝,以刀代筆,設色用天然顏料,水印有洇透感。仿印新品是平面油墨印刷,無刀痕,顏料是油制工業品,過艷過亮。傳統年畫用手工宣紙印刷,仿品用機制宣紙,這也是較易辨偽處。

      花 燈

      “元宵節”,又稱“燈節”。這一天,家家戶戶張燈結彩,吃元宵,鬧花燈,猜燈謎,孩子們提著花燈到處游玩?!盁簟迸c“丁”諧音,取其“添丁”的吉意。閩南和臺灣今天還保留“鉆燈腳”的習俗,就是在元宵夜,青年女子和少婦必觀賞花燈,但“觀燈”是虛,“鉆燈”為實,她們故意在燈下鉆來鉆去,祈求“添丁進口兒”。

      元宵節最神奇的燈是天燈。所謂“天燈”,就是在紙糊的燈狀球體下點火,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。天燈用白色宣紙糊制,造型很像一頂孔明帽,故又稱“孔明燈”?!?/p>

      元宵節賞燈始于漢代,盛極于唐朝。我國出土的漢代“長慶宮燈”就已顯示那時工藝水平極高。手扎花燈是傳統的藝術,逢年過節,人人都喜歡買上一兩盞帶回家,熱鬧又喜慶。專門為過年圖喜慶、鬧燈會準備的花燈,因為制作過程非常復雜,一盞燈就有近百道工序。每逢春節、正月十五等農歷節日來臨,夜色初降,一路彩燈高照,逶迤而來,鑼鼓喧天,爭奇斗艷,蔚為壯觀。

      ……

      伴隨賞花燈的,還有燈謎。燈謎因書寫在燈籠上得名?!都t樓夢》、《鏡花緣》都有猜燈謎的精彩描寫。民國時期出了幾個燈謎大家,像俞曲園、沈雅沉、張恨水等都很喜歡燈謎,有的還出版專著。張大千舊居西湖,最愛吃奎元館“蝦爆面”、知味觀的“叫花雞”,也愛寫燈謎。老百姓隨口也能說出幾個燈謎趣話。記得剛接觸燈謎的時候,曾讀到一幅紀曉嵐出的長聯:“黑不是,白不是,紅黃都不是,和狐狼貓狗仿佛,既非家禽,又非野獸;詩中有,詞中有,論語中也有,對南北東西模糊,雖為短品,卻是妙文?!边@幅長聯實際上又是一條謎語,上、下聯各影射一字,謎底是“猜謎”。此聯運用夾擊、包含、會意等法,巧妙地將底面嚴謹扣合,通俗易懂,流暢自然。

      作者單位:中國收藏家協會

    国产avhd
  • <input id="a2aac"></input>
  • <bdo id="a2aac"><center id="a2aac"></center></bdo>